
CupOfTherapy-讓心靈的風景被可見
於日常生活中,我們每天會產生各種情緒,有些很容易被察覺、有些卻隱藏在身體深處,難以被理解及消化。因此,心理治療師Antti Ervasti、Elina Rehmonen與芬蘭插畫家Matti Pikkujämsä在2017年組成CupOfTherapy,把取材自真實故事的靈感,透過可愛的動物角色、簡潔易明的句子,透過幽默的插畫方式向讀者傳達鼓勵和安慰心靈的訊息,提示都市人關注無形的心靈健康。
目前CupOfTherapy 已出版三本著作,其中文版於香港MUJI BOOKS有售。2021年最新出版的《獨樂樂,Me Time也快樂》,溫柔地帶出孤獨這個議題,為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讀者提供生活提示和情緒支援。


預留一點個人的專屬時間,讓自己了解獨處的感覺。面對自己並不容易,但學懂了,便會畢生受用。
與自己交心或許會令你困惑,甚至揭露連自己也不知道的心魔,但對自己也會有所裨益。反思内心世界才可平衡外界勿忙的步伐。
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的因素,但仍可嘗試將注意力轉移到眼前這一刻,嘗試改變當下的自己。這樣認識自己並不需要報讀特殊課程,在自然環境中或在家的沙發上獨處片刻,效果亦很明顯。

孤獨也可純粹因偶然而起。你突然發現自己被朋友或群體冷落,不再是他們的一分子,原因可能與住處的位置,家庭經濟狀況及疾病等有關,這拉遠了我們跟別人的距離,突顯了雙方的分歧。即使原因微不足道,被背棄的一方還是會感到惶恐和不公。
請確保孩子有時間和空間培養嗜好,並與朋友互動相處。學習如何面對失望也是必須的,能讓孩子建立對未來的信心:前方總是有新機會等待他們發現。

對許多人來說,身為群體的一分子比獨自過活輕鬆。即使因而不能完全忠於自我,但源於對被遺棄的恐懼,往往讓我們樂意戴上面具偽裝其他角色。
與人結交的強烈需要是人類天性,若不屬於任何群體或社交圈子,人不可能活下去。群體可分兩種:好的群體讓人苗壯成長;壞的群體則毒害心靈,有時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我們會縮小自我來適應,迎合群體,令我們在世界的地位愈加卑微。
健康的群體不但應容許我們做自己,同時亦不滅成員的歸屬感和核心價值,坦誠相對才能令彼此的關係更美好。

作者簡介
Antti Ervasti,1975年出生,心理治療師,在芬蘭赫爾辛基的私人診所執業,專業涵蓋各種心理健康和福祉課題,為個人、情侶及家庭提供輔導。Antti 曾於芬蘭和國外接受教育和工作,也是經驗豐富的講師和培訓員。
Matti Pikkujamsa,1976 年出生,芬蘭著名插畫師和藝術家, 主要為雜誌撰繪插畫、出版畫冊及設計布料圖案。自 2000年來,為超過 20 本圖書作畫,更為芬蘭知名品牌如 Marimekko、 Kauniste、Lapuan Kankurit 和 Samuji 等設計布料。2015 年獲頒芬蘭國家插畫獎; 2019年獲芬蘭插畫協會 Kuvittajat ry 頒發年度插畫師大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