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原舊地名為葫蘆墩,源自平埔族巴則海族(或巴宰族)舊社名為『Haluton』;另有一說為大甲溪沖刷平原形成的土墩像葫蘆而得名。後經清朝劉銘傳時代因土地肥沃物產富饒,命名為富春鄉。日治時期於簡化地名政策實施時,遂將中國古代賜給日本的古印璽「豐葦之原瑞穗之國」,擇「豐原」二字取代葫蘆墩古名。
墩腳落於豐原最熱鬧的中正路281巷13號,鄰近第一市場,旁有大尾福德祠。
*原土墩較大,常為與人相約聚集的明顯地標。後因周邊攤販人口增加,使得土墩逐漸被剷除縮小。2014年改建前為較陰暗的市場屠宰場,後來經由政府與住戶商家協調搬遷改建為公園,並由民眾票選命名為墩腳綠園,讓葫蘆墩遺址得到較好的保存,為台中市第44座公園綠地。
墩腳旁的大街尾福德祠是當地的信仰中心,廟內有從
*南陽國小(原日治時期豐原神社舊址)移置過來的石燈籠及狛犬,狛犬意指獅子狗,為日本傳說介於狗和獅子之間的動物,最早為日本宮廷中的吉祥物,後演變成鎮守神社的吉祥獸。石燈籠也是神社文物之一,設於鳥居後參拜道兩旁,常刻有奉獻或奉納字樣。不過,福德祠的石燈籠已被重新上漆,已非原貌。
中正路為舊時熱鬧的豐原大街(下圖紅線處),福德祠剛好落於大街街尾,因此被稱為大街尾福德祠,該地緊鄰古代西城門處,攤販聚集,熱鬧非凡,該地又稱豐原西門町。
▲日治時代與現今比較。四座城門(標記處),其中墩腳在其範圍內(三角形處)
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臺中市百年歷史地圖 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
周邊有著名的青草店、在地美食米苔苜,環繞墩腳的店面也多為因應當時流行所開立的服飾修改店、美容行業挽面、五金行等,後面通道則連接熱鬧的第一市場。
豐原因為開墾非常早,因此最熱鬧的大街上銀行、診所醫院、糕餅店林立,且集度非常高,是在其他地方不易看見的特色之一。
歡迎大家有空至豐原走走,探訪歷史遺跡,發現在地美食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地導覽-
用心柑仔店FB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無印良品豐原門市
電話:04-2512-2851
地址:台中市豐原區復興路2號B1F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